【防范网络电信诈骗】这份养老诈骗防范指南,快快转发给长辈
2022年4月,最高法下发通知,部署全国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重点惩处以养老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犯罪。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摸排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等领域涉及养老诈骗问题隐患,严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违法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秩序,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在全国各地已经正式启动。养老诈骗有哪些套路?如何破解?
在公园、商场和小区里,一些“热心”的推销员总爱拉住遛弯买菜的大爷大妈,邀请他们免费体检按摩,给他们介绍养老项目。这背后,可能是打着养老旗号的诈骗行为。
据介绍,养老诈骗的逻辑并不复杂。骗子为了达到目的,打着关爱老年人的幌子,对老年人嘘寒问暖,再施以小恩小惠。不少老年人辛劳一生的积蓄一夜之间“清零”,身心和家庭皆受重击。
那么,常见的养老骗局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提供“养老服务”。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的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迎合老年人需求,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投资“养老项目”。抛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诱骗其投资养老项目,收费明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等。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
宣称“以房养老”。以“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销售“养老产品”。一些企业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开展“养老帮扶”。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活动等方式,获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种手段对其实施诈骗。
代办“养老保险”。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警方提醒:
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种诈骗手段,提高对骗局的识别能力;端正保健观念,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相信所谓的“特效药”“神医”,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注意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尽量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使用金融服务;警惕上门推销,老年人独自在家时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人员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可拨打110报警;对快递员、维修员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接待;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自称是公检法人员,只要提到“钱”,要第一时间核实其身份,无法核实要及时拨打110或96110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