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拙”见③丨政策信息如何不引发误解误读?
政策信息发布往往关乎国计民生。政策内涵被扩大或者外延被延伸,都可能引发公众的误解误读。互联网上“政策焦虑症”的蔓延,不利于政策信息的正确传达。怎样解读政策才能不引发误解误读?
“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等“碎片化阅读”产品,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究其根源,这种社会现象直击人们求知的痛点:第一,渴望获取知识;第二,不愿花时间去阅读。“碎片化阅读”让公众有了知识的获得感,但是散乱无序的阅读方式,让信息本身的内在逻辑遭到了破坏。互联网带来的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得信息内容生产主体越来越多地通过重要论述摘编、关键词诠释、稿件拆条等方式来快速解读政策信息。
发布任何一项有关公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信息,都会备受关注。对于公众来说,符合切身利益或是赞成决策时,大都会积极维护;一旦出现不符合自身利益或是不赞成决策,部分人就会如同“皇帝的新装”或者是“庸人自扰”般,利用各种碎片化信息解读,让政策“符合”其自身意愿,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重新进行意义构建,让政策信息内涵被扩大或者外延被延伸,进而造成误解误读。
今年以来发生的政策谣言及相关部委辟谣信息
2021年11月1日,商务部例行文件《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此“关键信息”经“提炼”后在网上迅速扩散,引起网友热议及猜测。其中,“担心粮食不够”等误解误读信息引发市场连锁反应,部分公众出现非理性消费行为。以此同时,关联猜测“两岸要开战”更是导致山西、辽宁、安徽等多地出现所谓“人武部给预备役退伍军人发召回短信”等谣言,引起两岸民间关切,促使相关部门陆续回应,主动发布辟谣信息。
从这则例行文件被误解误读事件中可以发现:公众误解误读政策,主要是为了符合自身“心理预期”,在对政策的恐慌担忧或是希望期盼中重新进行意义构建,寻求所谓的事实与真相。
政策内涵透明方可避免误解误读
实质上,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在2016年、2018年对于如何正确解读政策已作出规定。2016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中指出:解读政策时,着重解读政策措施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涉及范围、执行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诠释、惠民利民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使政策内涵透明,避免误解误读。
《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信息发布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重大政策“第一解读人”职责,通过积极参加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等方式,深入解读政策背景、重点任务、后续工作考虑等,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政策,牵头起草部门要注重运用客观数据、生动实例等,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把政策解释清楚,避免误解误读。
媒介选择是公众信息获取不对称的原因
政策解读是为了解决政策信息获取不对称的问题,政策解读的不权威、不规范、不适宜,均会引发公众的误解误读,形成网络舆情或滋生谣言。因此,加强政策解读的权威性、规范性和适宜性,从源头上做好“无谣先防”至关重要。在面对已经发生的政策误解误读,需要及时有效进行引导,权威有力辟谣。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在政策信息发布及解读时,应提高预见能力,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防范,应对和化解政策误读误解带来的诸多风险。(孙茜)